2022年,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,凉山经济破浪前行,全州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重要要求,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,多数指标优于全国、全省,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,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,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。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2年凉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1.3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0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473.81亿元,增长4.2%,拉动GDP增长1.0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730.19亿元,增长8.6%,拉动GDP增长2.9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877.36亿元,增长4.9%,拉动GDP增长2.1个百分点。
一、农业生产情况
农林牧渔及辅助性活动实现总产值812.3亿元,增长4.4%。粮食生产稳定,粮食产量达247.2万吨;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71.1万吨,增长3.2%。畜牧生产良好,生猪出栏492.6万头,增长2.7%;牛出栏39.7万头,增长2.2%;羊出栏430.3万只,增长0.6%;家禽出栏2141.2万只,增长2.7%。
二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.5%。
分产业看:第一产业下降27.6%,第二产业下降17.3%,第三产业增长28.2%。
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看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.4%。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12.8%,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5.1%。
三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
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.7%。
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.8%,股份制企业增长13.1%,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0.9%,集体企业下降17.9%。
分行业看,26个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。其中,增幅前三的是: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.7%,酒、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4.3%,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增长29.9%。降幅前三的是: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79.7%,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37.8%,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31.8%。
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,石灰石增长78.5%,铅酸蓄电池增长55.7%,啤酒增长41.8%,烧碱(折100%)增长19.6%,发电量增长17.3%。
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.7%。
四、服务业发展情况
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.9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2.6和2.9个百分点。两大大行业拉动服务业持续增长,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5.3%和7.3%,高于第三产业增速0.4和2.4个百分点,共同拉动第三产业增长4.2个百分点。
1-11月,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6.8亿元,增长17.2%,高于全省1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41.3%,高于全省26.3个百分点。
五、消费品市场情况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.0亿元,增长2.8%。其中,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消费品零售额200.0亿元,增长11.3%。
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0.8亿元,增长1.6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2.2亿元,增长5.8%。
按消费形态分,餐饮收入143.8亿元,增长0.5%;商品零售639.2亿元,增长3.3%。在商品零售中,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0.5亿元,增长64.4%。
从热点商品看,限上企业(单位)商品零售中中西药品、家具、汽车、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增长67.8%、62.6%、30.3%和25.4%。
主办: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: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蜀ICP备19010290号 网站标识码:5134000116
川公网安备 51340102000238号